今天是:
网站首页 > 建筑节能 >
诠释:近零能耗建筑 净零能耗建筑 被动房 主动房近零能耗建筑
发布日期:2017/9/25 10:03:08 作者:  浏览次数:

近零能耗建筑一词源于欧盟《建筑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of Building Directive recast,EPBD)。

《指令》要求:确保在2018年12月31日后,所有政府拥有或使用的建筑应达到“近零能耗建筑”。

要求:在2020年12月31日前,所有新建建筑达到“近零能耗建筑”。由于欧盟成员国经济不平衡,气候区跨度大,EPBD定义零能耗建筑为“具有非常高能效”的建筑,以各国实际情况为基础,及充分考虑节能技术成本效益比为前提,并没有统一明确的节能目标。瑞士的“近零能耗房”(Minergie,也称迷你能耗房或迷你能耗标准),要求按此标准建造的建筑其总体能耗不高于常规建筑的75%,化石燃料消耗低于常规建筑的50%。意大利的“气候房”(Climate House,Casaclima),指全年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在30Kwh/(M2•a)以下的建筑。

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技术路线为强调通过建筑自身的被动式、主动式的设计,大幅度降低建筑供热供冷的能耗需求,使能耗控制目标绝对值降低。

净零能耗建筑

“净零能耗建筑”(net zero energy building)一词源于美国。2009年10月Federal Leadership in Environmental,Energy,andEconomic Performance,13514号行政命令,对联邦政府管理和使用的建筑提出强制性节能要求:自2020年起,所有计划新建或租赁的联邦建筑须以建筑物达到零能耗为导向进行设计,使建筑物可在2030年达到净零能耗。

国能源部建立“Net-Zero Energy Commercial Building Initiative”,提出到2030年,所有新建公共建筑将按照净零能耗标准进行建造;到2040年,50%的既有公共建筑达到净零能耗要求;到2050年,所有公共建筑达到净零能耗。

净零能耗建筑技术路线为在被动式、主动式建筑节能措施外,通过太阳能光电技术、智能微电网技术、蓄能技术联合应用,存储、提供和储存电能,使建筑物可以达到能量供给和使用的长期平衡。2015年9月,美国能源部发布零能建筑官方定义:以一次能源为衡量单位,其全年消耗能源小于或等于在线可再生能源产生能源的节能建筑。

被动房

“被动房”(也称被动式房屋、被动式住宅、英文Passive house)一词源于德国,由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assive House Institute)拥有商标知识产权,是近零能耗建筑技术体系之一。

被动房并无明确定义,由其技术准则确定,其技术路线为通过大幅度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同时利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将建筑供暖需求降低到15kWh(M2•a)以下,从而可以使建筑物摆脱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

由于中德合作的特殊背景,“被动房”一词在我国传播的比较广泛,与被动房概念类似,德国专家也提出了“无源建筑”(energy autonomoushouse,也称self-sufficient solar house),“三升油建筑”等相近定义。

主动房

丹麦、法国、德国等国家提出“主动房”(Active House)概念,强调通过日光照射和蓄能,而不只是增强保温,增加冬季室内舒适度。强调舒适、环境和能源三者的统一,有一打分赋值的评价体系。

相互关系

在建筑物迈向更低能耗的方向上,国际上尚无统一定义,但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建筑被动式、主动式设计和高性能能源系统及可再生能源系统应用,最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从定义涵盖范围来看,被动房属于近零能耗建筑,其核心内涵为通过被动式手段达到近零能耗;净零能耗建筑较近零能耗建筑更增加了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概念,与我国传统意义的建筑节能有所不同。

中国特殊性

中国发展近零能耗建筑的特殊性:1)室内环境标准;2)建筑特点;3)气候差异;4)生活习惯;5)用能特点;6)能源核算方法

未来中国

30%新建建筑达到超低能耗可再生能源满足新建建筑30%能耗既有建筑改造30%达到超低能耗

展望

2016年国家标准计划——GB《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立项预计2016年下半年启动,2018年完成报批,2019年颁布实施预计到2020年,我国至少建成5000个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米,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促进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咨询、建材、设备行业的全面升级换代建筑节4.0!——迈入超低能耗时代

(绿圈)


 
   上一篇: 没有上一条了
   下一篇: 阳光雨屋 | 被动式超低能耗设计项目
 


图片新闻



浏览排行